樹葡萄生了一些,對我來說實在是太甜了,但據說直接扔冷凍庫做成冰砂十分可口 |
採了一些香水檸檬,晚上燒烤剛好可用 |
上回父親節來拍才割完草,一個月後,又是茂密得讓人害怕走進 |
波羅密,生得密密麻麻 |
栗子長得又大又多,可惜都掉光了,現在正在長第二輪的果實 |
香水檸檬黃澄澄地垂掉,重得快碰到地了 |
採檸檬得冒著遭刺戳傷的危險,蹲得低低矮矮才能夠 |
我常在想農業的問題,比方說,為何一定得是休閒觀光,就不能專業種植嗎?為何我一定要把單純的果園,捏造一個故事只為了在無遠弗界的網路世界裡塑造真實?為何那些農夫市集都在很高檔的地區,來的人是那麼有樣子,大家得把東西包得很雅痞,有些東西的價格還讓近乎新貧的我們只能遠觀?現代農夫真難為,得懂得種植,還要會包裝,會上網會行銷,最好還要會煮咖啡做米食。。。我常想起那種直接去米行秤重買米,直接提著菜籃去買菜的事情。不,我並不討厭包裝這件事情,站在設計師的角度,這些包裝令人開心大家的生活美學有很清楚的提升,只是,我更關心的是,食物除了要安全自然以外,還得讓大家都吃得起負擔得起。一磅三千的咖啡品質很好,但是在薪資倒退的現代,並不能實現我認為這些好食物應該讓普羅大眾沒有任何負擔地購買。上次在市集觀察月荷塘或bee to we都讓人很開心,因為他們的東西價格都跟市價差距極小,換句話說,他們的產品都很貼近人群生活價格。而咖啡價格我也選定市價可接受的程度來定,不過總有人喜歡拿中南美洲極低的咖啡價格來跟我談。而如果要談到價格,那這就是個血流成河的市場,以咖啡小農來說,就算僅賣生豆,其一年總值還不如到外面市場領基本薪資。。。這就是某農藝博士告訴我的,唯一的說服就是價格,道德勸說是不管用的。不能去跟消費者說,這樣可以大大降低食物里程降低碳排放鼓勵餘蔭咖啡的生產就是保護生態等等等等。所以要嘛價格定高得嚇死人,鎖定怕死的頂級客人要嘛就是比市價還低跟他拼了價格戰。食物也是個M型社會,我處於貧窮的這端,我關心的自然是無法負擔安全食物的這一大群金字塔底層的人,未來他們將吃進更多不適合人體的東西,造成健康上的問題,一環扣一環,惡性循環。
tokoffee會怎樣走,此刻我無法回答,雖然我相信上帝總會賜給勇氣讓人去做良善的事情,但是當我們逐漸衰老,或許就像剛過世的鍾鐵民老師一樣曾說的,就把土地還給大自然了。現在只能依照大自然的定律,該採該曬,該繼續。
0 意見:
張貼留言